烟花秀之后,安踏股价下跌4%
受旗下品牌始祖鸟烟花秀引发的环保争议影响,安踏体育(2020.HK)在9月22日开盘后股价承压。
当日,安踏体育以91.15港元的价格大幅低开,直接反映了市场对该事件的负面情绪。不过,在股价触底后,部分资金或有抄底意图,开盘后的十分钟内股价出现短暂反弹,并呈现震荡上行走势,一度由91.15港元回升至93.00港元。尽管盘初有所拉升,但整体走势依旧疲软,未能扭转低开的局面。
表面上看,这是市场对始祖鸟在喜马拉雅地区引发环保争议的反应。但如果只把跌幅归因于公关危机,可能低估了资本市场正在重新评估的风险。这件事给投资者提供了一个观察窗口。当财务报表数字无可挑剔时,那些无法量化的品牌资产和管理能力,究竟有多脆弱?
拆解财务“防火墙”:为何市场反应看似“过度”?
从财务模型来看,市场的恐慌似乎有些过度。投资者会构建起一道“防火墙”,证明始祖鸟的风波对安踏业绩影响很小。
始祖鸟隶属于亚玛芬体育,安踏是其最大股东,但持股比例已降至40%以下,不完全合并报表。2024年,亚玛芬对安踏超百亿净利润的贡献仅约2亿元,占比很小。即便始祖鸟销售受到冲击,对安踏利润表也只是擦伤。
当前驱动安踏利润增长的,也不是亚玛芬,而是迪桑特和可隆等自营品牌。这些品牌以超过50%的增速,构成了安踏真正的核心动力。投资者的目光大多聚焦于此。
基于这些,安踏股价下跌似乎缺乏财务逻辑支撑。那么,市场真正抛售的,究竟是什么?
从品牌叙事到治理能力的“信任折价”
答案是,市场正在对一种新暴露的风险进行定价。这种风险,关乎品牌管理和公司治理。
始祖鸟烟花事件最大的杀伤力,不是环保本身,而是暴露了运营团队与核心用户之间的鸿沟。一个以“敬畏自然”为内核的户外品牌,却用一种被认为“冒犯自然”的方式营销。这在品牌管理上是灾难性的。
市场开始怀疑:安踏管理层是否真正理解这些重金收购的国际品牌的文化?还是仅仅将其视作收割中国市场的工具?这种对品牌价值的背离,比短期销售下滑更令投资者担忧。
一场预算大、敏感度高的营销活动,能够绕过所有内部风险控制并最终执行,这指向了公司治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有观点认为,此事可能源于创始人层面的资源驱动,而非基于市场洞察的决策。
这种由个人意志主导、可能压倒专业判断的治理模式,会给企业带来不确定性。资本市场最厌恶的就是不确定性。
22日早盘4%的跌幅,可以理解为市场对安踏品牌管理能力和内部治理透明度的一次“信任折价”。
短期来看,随着始祖鸟的道歉和后续公关操作,事件热度会消退,股价也可能修复。但长远看,这场风波为安踏和市场都上了一堂课。
品牌成功不仅建立在财务数据和市场份额上,也建立在对文化、价值观和用户情感的理解上。对安踏而言,这既是公关危机,也是一次“压力测试”,暴露出其在国际品牌运营和内部风险控制上的水平。
市场的波动或许是机会,但它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完成了对全球品牌的收购拼图后,安踏是否真正具备了驾驭这些品牌的能力?这个问题的答案,比一场烟花秀的财务影响,更深远地决定着其未来股价走势。
来源:新黄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