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产业跃迁,海信用可卷曲激光影院回答未来十年

Connor 火币交易所 2025-09-22 3 0

在光影交错的时代,显示技术正迎来前所未有的革新。曾经的新星——激光显示,如今已跃升为高端大屏市场的核心力量,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欢迎。

  在9月19日正式召开的全球激光显示技术与产业发展大会上,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执行会长郝亚斌表示:“如今,激光电视凭借超高清画质与沉浸式体验,成为高端大屏的市场焦点,无数企业踊跃布局产业链,一条规模巨大、活力奔涌的显示产业新赛道正加速成型。”

  六年成长:激光显示产业的飞跃

  如果把激光显示的产业化之路比作一场长跑,那么“激光显示大会”无疑是一路陪伴、见证并推动它成长的重要节点。

见证产业跃迁,海信用可卷曲激光影院回答未来十年

  激光显示大会这样的平台,既是思想的碰撞场,也是技术的孵化器。在一届又一届的大会交流与推动下,行业逐渐形成了共识,明确了发展方向。短短六年间,核心技术实现了跨越式突破,产品的出色画质与大屏属性逐渐被市场认可,三色激光电视、8K激光电视、可折叠与可卷曲激光电视等技术的相继突破,也让激光显示展现了更多可能。

  据调研机构洛图科技的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激光电视销量已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中国家用激光投影市场出货量可达到90.3万台,渗透率达16.7%。而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品牌借助这股势能,凭借技术优势与产品迭代,成功打破了日系厂商长期把持的高端大屏格局。在全球激光投影市场中,中国大陆品牌已实现52.8%的市场占有率,成为当之无愧的行业“开创者”。多年前种下的名为“探索”的种子,如今在大会与产业共同的推动下,已成长为一片枝繁叶茂的“森林”。

  超越客厅:激光显示的多维应用

  更值得关注的是,激光显示的应用边界,早已突破家庭客厅的局限。随着技术升级与场景创新的持续推进,激光显示正逐步成为家庭、商业乃至工业场景的核心显示解决方案。

  在教育领域,护眼优势与超大画面,让激光显示被越来越多的智慧教室和远程教学采用;在商用会议中,高亮度、低功耗的激光投影设备不仅保证了会议内容的清晰呈现,也有效提升了远程协作效率;在文旅、工程演艺领域,大型激光投影技术实现了沉浸式视觉体验;在车载显示领域,激光抬头显示和座舱显示系统为智能驾驶与人机交互提供了全新可能;在虚拟现实与可穿戴设备领域,微型激光显示模组则凭借高亮度、高对比、轻量化等特性,成为未来轻量化显示方案的重要选项。

展开全文

见证产业跃迁,海信用可卷曲激光影院回答未来十年

  这些跨界应用表明,激光显示已不再仅仅是家庭大屏的代名词,而是推动显示技术第四次革命的关键节点。在未来,激光显示有望成为核心显示技术,实现“随处可见、全场景覆盖”的发展格局。

  海信激光:引领激光显示从性能到形态的全面跃迁

  诚然,技术的持续突破始终是产业发展的根基。每一次迭代升级,都会为激光显示的应用拓展打开新的可能。而在这一进程中,谁能掌握核心技术,谁就能在产品性能与用户体验上占据主动。作为国内激光显示领域的领先企业,海信正是这一趋势的代表与实践者。

  此次全球激光显示技术与产业发展大会上,海信带来了两款重点产品——全球首款150 英寸屏幕发声激光电视探索 X1 Ultra与全球首款100英寸可卷曲激光影院江山画卷 R1。

见证产业跃迁,海信用可卷曲激光影院回答未来十年

  探索 X1 Ultra以其顶尖的影院同源技术、极致亮度和色彩表现,以及沉浸式音响体验,向业界和消费者展示了如何在家中获得超越影院的顶级视听享受。行业内最大的150英寸画面,几乎等同于100寸的2.25倍,不仅让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可见,更让用户在客厅就能体验到媲美专业影厅的沉浸感。凭借两颗全球首发的MCL39激光器和与IMAX同源的SST构架DMD控光芯片,探索X1 Ultra实现了影院级画质输出,还通过110% BT.2020色域和ΔE<0.6的高精度色彩重现,确保每一帧画面都精确还原电影原始质感。

见证产业跃迁,海信用可卷曲激光影院回答未来十年

  而另一款形态更为独特的产品可卷曲激光影院江山画卷 R1,则展现了海信对于技术“执着”的一面。早在2020年,海信就曾在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中展出过全球首台升降卷曲屏幕的概念机,但由于当时技术面临难关亟待攻克,这款产品并没有走入消费者的家中。但在随后的五年中,海信连续攻克了屏幕稳定性不足与主机小型化等难关,才最终带来了技术更为成熟的百寸可卷曲大屏。在形态上,江山画卷 R1突破了传统电视被固定在墙面或柜体中的局限,升起时是家庭影院,收起时是艺术化的柜体。对用户而言,它更像是一种未来生活方式的宣言:激光投影不再只是硬件,而是艺术品、空间装置与社交场景的结合,赋予用户前所未有的掌控自由。

见证产业跃迁,海信用可卷曲激光影院回答未来十年

  两款产品的背后,既是海信在核心技术上的深耕,也是行业趋势的集中体现。探索 X1 Ultra,代表了激光显示在“性能极致化”上的探索;而可卷曲激光影院江山画卷 R1,则展现了形态与场景融合的全新可能。性能与形态两端的突破,正在让激光显示从单一的产品竞争,转向更高维度的技术与体验竞赛。

  更重要的是,这些突破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国内企业在全球显示产业链中逐步掌握话语权的缩影。随着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与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激光显示的未来已经不再只是“替代方案”,而是有望成为新一代显示技术的核心力量。海信的实践,正是这一趋势的前瞻写照。

  截至今年8月,海信累计申请激光显示相关技术专利 3009 项,授权超过 1300 项,参与制定 60 余项国家和行业标准,稳居全球第一梯队。今年,海信还实现了行业首个纳米光谱选择屏量产,使屏幕效率提升 50%,亮度突破 1000 尼特。据洛图科技数据显示,三色激光电视今年中国市场出货量占比已高达75%,实际上,这项技术海信早在六年前就已率先布局。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在 2025 年激光显示技术与产业发展大会上,海信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逐步开放 1300余 项核心三色激光专利,释放技术红利,推动整个行业迈向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不仅通过技术突破推动了产业发展,在这一进程中,海信持续扮演激光显示的开拓者,也成为了产业推动者和引领者。

  写在最后: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积累,激光显示已经从家庭客厅延展到全场景应用,从技术概念走向产业落地。核心技术的成熟与应用创新,使其不仅能够满足多样化的使用需求,更为显示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未来,随着技术不断迭代与场景持续拓展,激光显示有望成为新一代显示生态的核心支撑,引领整个行业迈向更高维度的视觉体验和智慧化应用。

评论